新冠状病毒疫情报告制度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两案九制及一校一策

时间:2022-10-04 00:52:43
新冠状病毒疫情报告制度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两案九制及一校一策[此文共17154字]

新冠状病毒疫情报告制度

为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做好疫情预防与控制工作的指示要求,确保我校及时、有序、科学应对疫情,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建立有效的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特制定如下制度:

一、学校组织教职员工认真学习《传染病防治法》,必须人人重视,加强预防。各班每天要进行晨检。班主任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对因病缺勤的学生,班主任要追查病因并进行登记。

二、班主任和教师发现疫情应该立即报告学校领导,学校发现疫情要在1小时内上报管理中心,2小时内管理中心应该立即报告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县教育局。

学校要指定专人或兼职教师负责学校内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收集、汇总和报告工作(学校由分管后勤工作的领导为报告人)。

1、法定传染病:(1) 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2) 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3) 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此处隐藏18336个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知识、关键信息发送给全校师生,引导师生科学、理性地应对疫情。应当避免聚集性的培训活动,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2.加大校园公共区域宣传教育力度,包括张贴宣传横幅标语等。

3.可采用倡议书、短信、致全校师生的一封信以及转发权威部门提供的宣传资料等形式。

(二)培训内容

培训的内容建议如下:

1.政策和法律法规:党和国家的防控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

2新冠肺炎基本知识:新冠肺炎其病原体、传染源和传播途径、感染症状、诊断与治疗原则、易感人群等。

3.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新冠肺炎流行病学史,密切接触者、疑似病例、确诊病例的判定标准和管理要求,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和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的注意事项。

4.新冠肺炎个人防护:口罩的选择与佩戴方法、七步洗手法、正确咳嗽或打喷嚏等。

5.特定场所防护指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防护指南,教学场所和办公场所的防护指南,居家和寝室日常防护指南,公共场所防护指南,居家隔离防护指南等。

三、工作要求

(一)要统筹安排,组织部门联动,加大教育培训覆盖面,实现全方位、多平台、广覆盖的教育效果,确保广大师生都能获取权威、科学的疫情防控信息。

(二)及时调整策略,在疫情发展不同阶段,通过对社会公众心理变化及关键信息的分析及时调整健康教育策略,及时组织相应的科普教育。

(三)积极开展舆情监测,关注QQ群、微信群等网络舆情动态,发现疫情相关舆情,及时科学引导和处置。及时向师生及家长解疑释惑,回应师生关切,做好疫情防控风险沟通工作。

《新冠状病毒疫情报告制度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两案九制及一校一策[此文共17154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