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疗法在隔代照顾个案辅导中的运用

时间:2022-12-01 20:38:29
认知行为疗法在隔代照顾个案辅导中的运用[此文共3542字]

放纵的“溺爱”

——认知行为疗法在隔代照顾个案辅导中的运用

一.案例背景

(一)基本资料

服务对象:彭奶奶(化名),女,63岁,三年前从老家河南来到深圳帮忙照看孙子。目前和老伴、儿媳妇还有孙子(化名小浩)住在一起。

(二)个案背景资料

1.服务对象的孙子3岁半,平日里主要是照看小浩、亦经常会带小浩来到社区服务中心玩耍。工作员注意到,服务对象带小浩来中心的时候,一般都是不看不管的态度,不管小浩去到哪里、破坏中心的公共设施之类的,服务对象都是远远在其他地方坐着、对小浩的行为完全不予理睬。

2.一天,小浩跑到女厕所去小便,出来时并没有穿裤子,引起四点半课堂学员哄堂大笑;而当时服务对象并未在现场。

3.还有好几次,工作员看到小浩尿湿了裤子,然而服务对象要么是直接把小浩的裤子脱掉让其光着下身、要么就索性让小浩继续穿着尿湿 ……此处隐藏2223个字……可继续提供服务。

八.目标达成情况

个案辅导结束后,服务对象孙子的尿裤子行为明显得到改善,其尿裤子的频率大大减少、只是偶尔出现一两次。服务对象在对待孙子的照顾态度和方式上也有明显的变化,如:服务对象主动给孙子换上干净的衣服、陪伴孙子一起游戏、对孙子的破坏行为及时给予制止等。最近一次,服务对象带着刚放学的小浩(小浩9月份开始上幼儿园)来到服务中心,社工与服务对象聊天了解小浩的近况,社工发现服务对象在小浩的书包里放了两件裤子,是服务对象以防小浩尿裤子而准备的。最后,服务对象在辅导的过程中也学习到了很多幼儿照顾方面的知识,其错误认知得到纠正。

九.专业反思

良好信任的专业关系是成功的一半。面对非主动求助、社工发掘发展成为案主的服务对象,建立关系、取得信任是首要且相当重要的;其次,找到服务对象的需求切入点、激发其寻求改变的动机和意愿。

认知可以改变行为,行为也可以改变认知。在个案初期,一开始让服务对象正视自己的错误无望的情况下,社工可先通过服务对象孙子行为的改变与服务对象原有的照顾方式进行对质,并通过提供资源让服务对象学习新知识、纠正其错误认知,让其重新建立新的认知思维,最后达到态度和行为的改变。

社工除了可以陪伴支持服务对象,同时也可以发动服务对象身边的人成为服务对象的支持者和鼓励者。

《认知行为疗法在隔代照顾个案辅导中的运用[此文共3542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