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梁家河》有感

时间:2023-01-24 05:51:44
读《梁家河》有感[此文共5772字]

读《梁家河》有感1

“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书的封皮上印着习主席的这一段话,那么习主席在梁家河的七年到底学到了什么?带着疑问我读了这本《梁家河》。

《梁家河》全书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树高千尺忘不了根”,讲述了习主席40年后回到梁家河看望乡亲们和自己生产学习过的地方。第二部分以“窑洞里长满了故事”为题,讲述了习主席从最初的迷茫被动到坚定信念团结群众,带领村民们打坝修田、建沼气池、发展生产,同时不忘修身刻苦学习的事;第三部分以“一声声喊我小名”为题,讲述了习主席当年的小伙伴们又从习主席身上学习到了了哪些人生大学问,进而提升了他们的人生境界,影响了他们的人生道路;第四部分以“我们走在阳光路上”为题,通过梁家河40多年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乡亲们的幸福生活,为读者展现了梁家河村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通过这本书,我了解了青年时代的习主席在梁家河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也曾迷茫过,但是他没有继续“逃离”,他变被动为主动,主动融入到群众中,学会了团结群众,扎根在人民中,从此便“立下了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信念。”

坚定了信念,就把这种信念转变为动力,踏踏实实的带领老百姓干实事,打坝修田、建沼气池,这些切实为老百姓谋福利的事情,不管有多苦、不管有多难,习主席总是干在前面,求真务实,做行动上的巨人。

劳动之余的读书是习主席最大的爱好,他给自己提出了“一物不知,深以为耻 ……此处隐藏4933个字……平同志坚韧不拔、“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品格。文革时期,习仲勋同志受到错误的批判,影响了子女的入团入党,习近平百折不饶,写了八次入团申请,成为共青团员;写了十次入党申请书,积极向组织靠拢,最终成为光荣的共产党员,迎来了政治生活中的曙光。

学习梁家河,学习习近平同志平易近人的风格。习近平在北京长大,插队在贫瘠的陕北黄土高原,这里自然环境和生存条件都非常艰苦。插队期间,他住的地方成了梁家河村的中心,乡亲们来串门,谈天说地,他融进了梁家河,是梁家河的一分子。

学习梁家河,学习习近平同志爱看书、追求真理的品质。总书记深知,知识改变命运,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想尽办法借到书,用自制的煤油灯看书至深夜,直到把脸熏黑,吐出的痰成了黑色。这让我们今天的人们有些惭愧,我们有多少人能够挑灯夜读呢?习近平同志把读书当成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追求,一种境界。

学习梁家河,学习习近平同志真抓实干的精神。在消极等待和为民办事之间,他选择了为民办事。为了给梁家河打坝,他克服了重重困难,干成了梁家河祖祖辈辈不敢想、不敢干的事情。而今,坝地仍然是梁家河最好、平整的土地,这是梁家河人民的一笔财富,也是习近平真抓实干的鉴证。他还带领梁家河人民建立了沼气池、铁业社、代销店、缝纫社,磨房,搞活了梁家河的经济。习近平带领梁家河人民挖了一口甜水井,如今人民还在饮用,让乡亲们念念不忘,难以忘怀,真是“吃水不忘挖井人!”

《梁家河》的语言朴实,感情真挚,是我们接受灵魂洗礼,加强党性修养的好教材。我们要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的为民情怀、担当意识、奋斗精神,以习近平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坚守本色,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只争朝夕认真工作,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添砖加瓦。


《读《梁家河》有感[此文共5772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